TT系統內的暫態地電位升高及防護
在TT系統內因電源中性點接地系統和低壓設備的保護接地各自分別接地,兩接地在電氣上沒有聯系且互不影響,N線除在電源端處接地外,在其他處不再重復接地。10~35kV/0.4kV變電站內高壓側(高壓開關柜、變壓器、避雷器)發生接地故障時,因變壓器是采用三點共同接地。
當變電站內發生髙壓側接地故障時,故障電流Id流入Rb上產生Uf=Id*Rb的暫態地電位升高,這一電位與系統的相電壓相加(應為相量相加),使電氣設備的絕緣承受Us=Uf+220V 的暫態過電壓,見圖1-9。所以變電站髙壓側接地網的暫態高電位進人運行中的電氣設備和線路存在絕緣被擊穿的危險。
為防止在低壓TT系統內因暫態高電位引發的電擊事故可采取下列措施來預防:
(1)在10~35kv/0.4kv變電站內設置倆個接地極。10~35kv/0.4kv變電站內吧高壓系統的保護接地和低壓系統的系統接地分為兩個接地,如圖1-10所示。
這兩個接地系統電氣上互不相連,這樣因故障暫態接地在Rb上的上升的大地髙電位無法傳導至低壓系統上引發過電壓事故。要說明的是,在配電變壓器的防雷保護還應考慮到瞬態和暫態的地電位升髙(特別是瞬態)時對低壓系統的反擊,故低壓系 統的中性點與配電變壓器外殼間還應裝設有低壓避雷器。
兩個接地系統之間距離要求按大于10m考慮,這一距離比原規程3m為大,這一數據也是從國內外眾多專家從實踐中得出的結論。
10~35kV/0. 4kV變電站內設置兩個接地極在國外已運行有幾十年的歷史,解放前,上海的用戶變電站曾應用過這一接法。 這一做法已列人IEC標準,我國已等同采用此標準。當然,一個變電站內設置兩個接地極并非都能實現,如戶外公用配電變壓器、箱式變電站、大廈(地下)變電站等。變電站內采用一個接地極
還是設置兩個接地極要視現場采用什么接地系統的具體內情況而定。IEC的標準也沒有規定“不允許在變壓器或發電機室內將中性點就地接地”的要求。
兩個接地系統中PEN線的接向是有嚴格要求的。按IEC標準(IEC 364-5-54 “接地裝置和保護線” 1980)規定,PEN線必 須先接PE母排而非N母排,見圖1-11。因為,PE母排和N母排之間的連接板如因各種原因不導通,電氣裝置內所有電氣設備將失去保護接地而不被發現,這是很危險的。將PEN線接PE母排,如果連接板不導通,電氣設備將失壓而停止工作,可以及時處理,不致留下隱患。
(2)為防止上述暫態過電壓在低壓系統內擊穿電氣設備絕緣,IEC (國標等同)標準對此類過電壓的允許值和切斷電源時間作出如表1-3所列值規定。
表列的過電壓值和時間是電氣產品絕緣允許承受的過電壓和切斷電源時間,否則在低壓TT系統中的絕緣有可能被擊穿的危險。
(3)變電站內共用一個接地極,適當降低接地電阻值。 對難以分設兩個接地極之處仍需共用一個接地極,可適當降低 值,此值在配電網不接地系統或消弧線圈接地系統因接地電 流小(≤10A),完全能滿足要求,不會因髙壓系統接地危及低壓系統的絕緣。
在小電阻接地的高壓電網中,Id值高達幾百安至近千安,Rb值還是4Ω,高壓發生接地故障時,即便是Id值為400A故障電流,Uf髙達1600V,大于表1-3中的1200V+U0。不能滿足表1-3要求,完全可能發生電氣設備的絕緣擊穿事故。
為避免這類事故的發生,應按供電部門給出的小電阻接地系統的接地電流值Id來取變電站的接地電阻。由于公用變電站的 接地電阻值是固定的,如是10kV系統用16Ω接地電阻,則Id=400A。如是lOΩ接地電阻,則Id = 600A。如是6Ω接地電阻,則Id=1000A。
按上述所提供的資料,就可求出Rb值。首先切斷電源時間,因電力系統零序跳閘時間一般都≤ls,因此,選擇切斷電源時間為<5s,因而,Uf取1200V,再根據供電部門給出的小電阻接地系統的接地電流值Id,便可求出。如Id值為600A,則Rb=Ud/Id = 1200/600 = 2 (Ω)。
降低變電站的接地電阻Rb值可利用建筑物內的基礎鋼筋、電纜外皮、金屬管道等自然接地體作接地極,隊值不難達到1Ω以下。
(4)電樂互感器二次繞組中性點經過電壓保護器接地。適用 于一次設備與二次設備之距離較遠的場所(兩者接地點不在同一處)。
本文有電阻柜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